2019年5月16日至1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大会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在三天的时间里,汇聚政府、教育和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素养要求与教育体系构建,探索助力2030年教育目标实现的政策与战略,研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数字鸿沟、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等挑战。
会议期间,一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小型展览也在上演,展览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向世界介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代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展位上一款超声波避障小车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学校负责教师介绍,这是学校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动手条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的感应控制,模拟无人驾驶汽车对于感知避障的工作原理,启发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目前,学校在多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上,已经推出了覆盖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的人工智能教材。据相关负责人透露,该教材在校外专家的修订完善下,未来有望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博为实训移动车助力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北京十八中在人工智能的教学中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作为引领者,自然将面临新的挑战,如围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为提高人工智能教学效率,学校通过引入博为智能实训教学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课堂打造成数字化、可视化和可管理化的智慧教学空间。
展会上,北京十八中还展出了与青海玉树地区学校启动的智能双师课堂项目,此项目在2016年通过与博为合力打造。两地的老师们针对教材理解、备课思路、课堂设计进行“同教研、同备课、同上课”的师师结对。通过高清影像,青海省玉树地区的师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北京优质教育资源。
(博为助力北京十八中与玉树囊谦县第三完全小学建立双师课堂)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这种融合起来,让玉树老师自己能够自觉的去运用信息技术这种能力和水平,提高他们的水平,在课堂上自觉的运用,来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来培养孩子信息素养和老师的信息素养的能力。
相关报道: